2021年,是三年扭亏盘活的收官之年。公司在全力推进扭亏盘活实施方案的同时,动员全体职工努力创新创效,降低成本,为实现扭亏盘活目标做贡献。半年来,镇江公司生产工段一线职工大胆探索工艺技术创新,开展小革小革、小发明、小创造,对原有设备、工装辅具进行改造,切实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了小改小革降成本,群策群力“办大事”的可喜氛围。
提高闲置设备利用率 提升打磨效率
加氢反应器制造过程中,产品焊缝焊后外观打磨是十分耗时耗力的工序。受制于自动打磨设备自由度低,打磨作业高度有限等因素,无法对大直径筒体环缝进行打磨,公司一直以来都采用人力砂轮机进行打磨工序,打磨效率低下,人力资源占用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铆焊工段联合设备、技术、安全环保等部门集思广益,对公司闲置的固定式砂带打磨机进行了改造。
本次设备改造主要从提升设备有效打磨高度和设备移动便捷性着手,通过为设备加装电池电机,将原设备移动模式由人力推动改为自动电驱,有效提高了设备移动便捷性。同时,将打磨机头焊接在公司闲置的升降平台上,实现了设备自动升降,提升设备打磨高度的同时,也增强了设备适用度。
经改造升级的“二代”打磨机,有效提高了产品打磨效率,节约了大量打磨时间,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获得了良好的焊缝外观。
拓宽设备适用度 缓解设备占位压力
扬子石化项目是公司今年重点出产项目之一,该项目产品四个大直径封头上均有凸台,其堆焊操作难度和工作量很大。公司以往进行封头内壁凸台堆焊都需在变位机上进行,但因生产任务繁重,变位机占位十分严重,若采用传统手工焊接方式,将极大影响项目生产进度,无法确保该项目按期产出。
为缓解设备占位压力,确保该项目按期出产,铆焊工段充分借鉴前期设备技改成功经验,着重提升现有设备适用度。在与技术部、生产运行部、机动组等部门、单位充分讨论、反复试验后,对原有马鞍焊机进行了改造。通过对马鞍焊机长度进行改造,使其适用于扬子项目封头内壁凸台堆焊。
此次设备改造,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适用度,显著提升了封头内壁凸台堆焊效率,既为扬子项目的按期出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公司今后同类工序的高效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改进产品加热方式 节省能源费用支出
因大型石油化工容器产品制造材料特殊,其生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天然气对焊缝进行保温加热,产品制造中的天然气使用费用一直是公司一笔不小的开支。近年来,随着公司生产项目的增加,需要保温加热的点位也在不断增加,原有旧的加热工装由于常年使用,其喷嘴、排管端头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橡胶气管也因老化开裂导致漏气,使得天然气消耗问题逐步加剧。
如何提高天然气使用率,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成了铆焊工段落实降本增效专项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对此,工段从优化加热工装、改进加热形式方面入手,严格按照气流管路长度对排管上出气口进行重新设计,将原来老化的大直径输气管更换为全新的小口径输气管,以此提高进气压力,保证加热温度,并将原来的粗排管、大口径烧嘴逐步淘汰,摈弃了原来多个烧嘴同时喷火的分散式加热方式,转而采用小口径弧形双排加热管对筒体环缝进行高密度集中加热。经多次实践证明,改造后的加热工装相比旧的加热工装配合完成一条主焊缝所消耗的天然气降低了10%,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天然气消耗费用,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几处小改进、小革新成功运用于生产实际,是镇江公司职工无穷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公司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生动彰显。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理念,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促进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文稿:冯学胜
编辑:全昱丞